欢迎访问广西时报  今天是 2024年12月03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教师读书要有效,不妨做到“六个要”

全文长 29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4分钟


大家都知道,读书是中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教师最好的备课和最好的培训,更是教师最好的成长方式之一。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读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读书方法,但是,读书毕竟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方法可循,因此,‌根据笔者的做法和体会,我们不妨做到以下“六个要”:

一是读书要有“疑”。也就是我们对于读书要始终保持怀疑的态度;因为只有读书时有疑问,我们才会边读书、边思考、边批判、边发问和追问,才能真正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不要以为书上说的都是对的,不要以为书中的话“句句都是真理”,不要以为书中没有暇疵。如果你能这样读书,那么,书就不会白读;如果你不会“挑刺”,没有疑惑,不敢怀疑、批判、发问和追问,而只是人云亦云、盲目崇拜书本,那么,你就不可能产生自己的想法,也即你只能成为书籍的跟屁虫。“跟屁虫”式的读书,书读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在这里,笔者想起了马克思说过的一句话,叫作“怀疑一切”。“怀疑一切”,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没有这个必要;但读书时持有怀疑态度,敢于怀疑,适度怀疑,有根据地怀疑,是完全必要的。

实际上,怀疑是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创新的思想。因为有了怀疑,我们就有了自主确立想法的空间,进而就有了对书中内容的批判和超越。

同时,笔者还记得胡适曾经提出过这样的一个观点:“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大胆假设”,在这里主要指大胆假设书本上某些东西是错的。如果我们的读书能够到达这样的境界,说明我们就有了自主的思考,只有独立思考才可能产生见识。这样,我们才能收到应有的读书效果。

二是读书要查。这里的查,主要指读书要查字典、辞海或查阅其他资料。因为读书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不认识的字和生僻的词语,或者对书中所讲的某些内容不甚了解,有的书籍因为篇幅有限,所写内容可能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刻;这时我们就要借助字典、辞海或其他书籍,把书读明白;这样,我们不仅能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从狭隘的阅读走向更加开阔的阅读,而且能触类旁通,从一本书的阅读走向多本书或一类书的阅读,从而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更加丰富。

尤其是当下的教育教学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不确定,为此,我们应该用研究的思想和办法去发现与解决问题;而要做研究,我们先要学会查阅文献资料,并做好文献综述,“让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我们争做研究型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我们应对教育的变化和挑战的关键之举。

三是读书要写。当下,不少教师虽然读书不少,但效果很差。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缺少思考,缺乏记忆和转化;总之,他们在读书时没有留下读和思的“痕迹”,而要把这些“痕迹”留下来,就离不开写作;可是以上这些教师正是因为不肯写、不擅长于写,才导致边读边忘记;如果他们能唤醒自己写的良知,能大胆地去写,他们就会倒逼自己边读边思,这样既能消化理解、巩固记忆,又能促进知识的转化。

因此,身为教师,我们一定要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也即每读一本书,我们都要边读边思,边思边写,勤做读书笔记,或者撰写读书心得体会和读书随笔,把读书时的思考、感悟和困惑等写出来,做到有话则长、话少则短,即使只能写出几十个字,我们也要不怕出丑,敢于写出来,坚持写下去,那么,“量变引起质变”,总有一天,我们的写作会更加顺手,我们的读书也会更加深刻。

这样,我们不但能积累自己的知识,更能沉淀自己的思想,从而让读书和写作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四是读书要有“群”。非洲有句谚语“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同样道理,如果我们只是自己一个人读书,不但孤独,而且所读的书十分有限,视野的开阔和认知的改变也十分有限,换言之就是一个人的读书之路不可能走得很远。

如果我们能和同伴联合起来,建立读书团队,或者建构读书共同体,邀请他们一起读书,这样,不仅能交换所读的书籍,不仅能让书籍流动起来,而且能分享读书的方法和经验,更重要的是能交换思想,就像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所说,“两个人在一起交换苹果与两个人在一起交换思想完全不一样。两个人交换苹果,每个人身上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人在一起交换了思想,每个人就同时有了两个人的思想”。

何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照亮我们前进的亮光,如果我们通过共读,不仅能碰撞和丰富思想,还能培植智慧,这样我们就会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我们的实践之路就会行稳致远。

因此,我们要以书籍作为媒介和智库,通过建立读书微信群、组建读书团队等方式,不断壮大读书队伍,引导大家在共同读书的过程中积淀文化底蕴,提升核心素养,并为引领和推动学生的读书积蓄力量。

五是读书要“啃”。笔者发现,在日常的读书过程中,不少教师喜欢阅读教学实操类的书籍,比如名师的教案、课堂实录和教学音视频,等等,因为它们拿来就可用,这的确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方便。

问题是我们的教学除了模仿名师,除了从他们的教案和课堂实录里得到启发与借鉴,更需要独立思考,需要教学的创新和创造;而教学的创新和创造需要教学理论的指导和支撑。因此,我们还要“啃”读一些教育教学理论书籍。

当然,不少理论书籍都很抽象和深奥,甚至艰涩难懂,许多教师往往会产生阅读理论书籍的恐惧感和抗拒感。

其实,“啃”读理论书籍犹如爬山,虽然山很陡、很高,虽然爬山很吃力,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去爬,所有困难都能克服,而且爬得越高,越能看见更远的风景;同样道理,如果我们下定决心,一点一点去“啃”读理论,慢慢就会读进去,就不再惧怕和抗拒理论读物了,就会不断“啃”出理论书籍的“滋味”来,就会不断读出自己对理论书籍的理解,这样的“啃”读越多、越深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我们的见识就越多,我们就越能驾驭理论指导实践。

六是读书要有“恒”。这里的“恒”指的是读书要有恒心、韧性、意志和毅力。因为读书毕竟是一种“慢活”“细活”“长期活”,因此,我们唯有坚持读书,坚持让阅读陪伴自己的左右,我们的专业知识才能不断增加,我们才有底气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是,当下不少教师恰恰缺乏读书的恒心、韧性、意志和毅力,导致读书习惯无法养成,导致读书效果很差;比如,有些教师只是为了获得培训的学分而读书,一旦学分到手,读书就戛然而止;有的只为评职称而读书,一旦评上了职称,读书也到此为止;有的只读了几本,就不再坚持下去……读书的短期行为和功利性可见一斑。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首先要提高读书的政治站位,既要为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而读书,又要为指导和推动学生的读书而读书,更要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读书。

其次,我们要做阅读的长期主义者。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为读书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读书靠的是日积月累的沉淀,因为读书既是我们自己的行为,又是很枯燥的事情,所以,我们要耐住寂寞,守住孤独,在日复一日的青灯黄卷中蜕变自己。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奉化区教育服务管理中心)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作者丨周建国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广西时报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