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时报  今天是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天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福建南平:让“洁净之水”变成“富民之水”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新区生态食品产业园水产业专业园华润怡宝武夷山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施工人员正埋头苦干,抢抓工期,以确保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华润怡宝落地南平,正是看中了当地丰富且优质的水资源——此前,该公司考察团队对武夷山泉水水质进行了近百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全部指标都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类标准。

这背后,离不开南平河湖长制的全面实施。多年来,南平市河长办大胆履职,河长制工作亮点频出,积极推动“好风景”走向“好经济”,迈向“好生活”,当地也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绿色发展路。

建立多元化机制,护水长清

南平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资料显示,当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比全省平均值高25.6%,超过我国99.5%的区域;年均水资源总量55.9亿立方米,折合成水深为1318毫米,是全国平均值的4倍以上;境内有大小河流7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76条,年人均水资源量约为福建省的3.5倍、全国的6倍。

这是一份大自然馈赠的宝库,潜藏着巨大的财富。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份财富,2017年,南平市开始推进河湖长制,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迅速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贯穿的河湖管理组织体系。随后,南平市河湖治理的“施工图”——《南平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实施方案》,以及两份“责任单”——《南平市河长巡查工作制度》《南平市河长制工作督导检查制度》出炉,“进度表”也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的标配。

此外,南平市还采用“四级河长+河道警察长+河道专管员”的河湖管理模式,具体负责督促河湖治理的质量和进度,确保高效有序管理河湖;建立“四个一”机制,通过一周一调度、一旬一通报、一月一点评、一事一督办等多种方式督促整改落实,强力推动问题整改。

为进一步配强队伍力量,南平还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住建、农业农村、城市管理、水文等部门选派干部集中办公,检察官和法官进驻市县河长办;建立以河务专员管督查、河道专管员管巡查、河道警长管执法的“两员一长”为主的实施河长制工作队伍。

近年来,南平市持续推进市县乡河长办标准化建设,推广第三方物业化巡河模式,充分运用无人机巡河、监控探头巡河及水质监测“天空地”系统集成智慧化手段,实现“五有三化两达标”。

群众的力量也不可忽视。在加强公众参与河长制管理,补充监管空白上,南平市河长办进行了不少探索:2017年,与南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联合开展保护水流域系列活动,聘任社会监督员为“民间河长”,聘任企业为市级“企业河长”,成立“百姓河长工作站”;2018年,与民企合作,打造“百姓河长洁净母亲河志愿服务站”;2019年,创建“南平市百姓河长示范站”,制定“百姓河长暗访工作流程”……全社会共护水流域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护好“水经济”底色,变水为宝

河湖长制的严格落实和积极推进,让南平市的水生态始终保持在优质水平。2021年,南平市12条河流入选全省非常健康河流,占比达43%,比2020年增加5条,增加数福建省第一,总数连续3年保持第一。同年,南平市成为全国首个获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地级市。

2022年1—11月,南平市市主要流域51个国、省控断面总体水质状况优,Ⅰ类~Ⅲ类优良水质比例为100%,Ⅰ类~Ⅱ类优质水质比例为88.2%。其中,18个主要流域国控断面总体水质状况优,Ⅰ类~Ⅲ类优良水质比例为100%,Ⅰ类~Ⅱ类优质水质比例为94.4%,主要流域水质位居全省第一。南平市还获得了2022年度省级河湖长制正向激励。

南平市因此有了发展水产业的底气。秉承“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理念,南平市积极培育发展“水产业”,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落到实处。

2019年,占地1500亩的“武夷新区水产业专业园”应运而生。目前,该产业园已吸引了华润怡宝、谷河山泉等企业前来“安家”,茶叶、酒类、护肤品等行业的多家企业有意入驻。

2022年,南平市制定了《南平市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南平市水产业发展措施》《南平市水产业发展战略五年规划》,助推全市的水产业发展;建立水产业项目联审机制,编制《南平市建阳区水资源价格与水资源交易制度研究报告》,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水权交易体系建设。

同年3月,南平市水利局举办了《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水资源白皮书》发布会暨水产业发展论坛,为“招大商、引大资”打好基础。

以“水”破题,借“水”兴城,南平市让“洁净之水”逐步变成“富民之水”。(毛晨怡)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广西时报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